老司机51精品视频在线观看,国产电影一区二区,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,悠悠资源先锋中文资源采集站,精品免费久久久久久成人影院,a毛片网站,久草手机视频在线

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許可證:61120180013
> 首頁 > 種植 > 正文

傳統(tǒng)產糧區(qū)換了新種法

2020-08-05 11:08:23   

一天中的大多數(shù)時候,姜博呼吸的空氣和遼寧盤錦大多數(shù)人不太一樣。他周邊的空氣里,有加工稻谷的香甜味道。

過去,在東北平原上,一茬茬糧食似乎只有唯一的使命——生長、成熟、養(yǎng)育生命。如今,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,傳統(tǒng)產糧區(qū)也走上了高質量發(fā)展的小康路。

把水稻“種”成事業(yè)

盛夏的一天下午,沈陽市沈北新區(qū)的青年農場里,洪蘊來額頭滲出汗珠,皮膚黝黑,外表略顯憨厚。

洪蘊來一直生活在農村,跟農田打交道。

2000年,由于種子和化肥質量不好、種植方法不科學等原因,洪蘊來在地里花了不少力氣,年收入卻很少。不想認命,當時20多歲的他跟種水稻“杠”上了——不僅買專業(yè)書籍學習,還自費去其他產糧區(qū)取經。

洪蘊來帶回了優(yōu)質種子和先進的管理方法,每畝產值也從過去的七八百元增加到了最多時的1700元。好稻谷供不應求,他就租用、流轉別人的土地;只賣稻谷附加值不夠高,他又成立了沈陽遼北七星米業(yè)有限公司,將水稻加工成大米出售。經過10多年的積累,目前,他的農場水稻種植面積達5000畝,年產有機水稻2000多噸。

把水稻種成事業(yè)的,還有張愛忠。經過3年籌備,2015年,他將一塊田地打造成名為“稻夢空間”的田園綜合體。如今,種植面積已達3萬畝。他的稻田從種植開始,還承擔著稻田作畫的任務。

夏天,游客走上觀景臺就可觀賞“稻田畫”。張愛忠介紹,要“種”出一幅稻田畫,插秧前就要測繪確定播種區(qū)域,根據設計圖案種下不同品種和顏色的水稻。稻谷一天天長大,畫作一天天清晰。

張愛忠說,一開始他只是覺得好玩。沒想到,現(xiàn)在“稻夢空間”除了年產5萬公斤大米外,還成了沈陽周邊頗有名氣的田園旅游項目,每年可接待游客近30萬人。

當好糧食安全壓艙石

“在這里,每一粒水稻都會被吃干榨盡。”姜博說自己早已習慣了“米香型”空氣。

作為糧油食品加工企業(yè)益海嘉里集團盤錦企業(yè)群副總經理,姜博對傳統(tǒng)模式加工水稻的“浪費”印象深刻。“稻殼和米糠都無法用于大米生產,前者成了讓人頭疼的黃色垃圾,后者不經處理很快就會酸敗。”姜博說。

變廢為寶,讓大米加工成為循環(huán)經濟,成了益海嘉里在糧油生產之外的重要目標。姜博告訴記者,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,目前,益海嘉里實現(xiàn)了用稻谷燃燒發(fā)電來滿足工廠的熱電需求。公司每年燃燒60萬噸稻殼,節(jié)省煤炭約35萬噸,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3500噸。“燃燒后的稻殼灰還可以提取白炭黑,制作綠色輪胎”。

與此同時,生產大米的附產品米糠,被用于榨取稻米油,并對外出口。據姜博介紹,不少國家將稻米油作為老人和孩子膳食結構中的一部分。“如果稻米油能在國內普及,每年將取代1300萬噸大豆出油,大大提高我國食用油自給率。”

手中有糧,心中不慌。作為東北大糧倉的一部分,盤錦很多地方都有體現(xiàn)。

盤錦港附近的中儲糧東北綜合產業(yè)基地里,一個個圓柱形的儲糧倉格外引人注意,這些龐然大物,讓“糧食安全壓艙石”有了具體形象。

“明天出發(fā),5天后這批玉米就能抵達廣西。”7月16日,在盤錦港中儲糧211泊位,一艘1.7萬噸的貨輪旁,中儲糧(盤錦)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宗杰介紹,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(fā)后,盤錦港28艘外貿貨船運來153萬噸糧食,中儲糧油脂工業(yè)盤錦有限公司每天能壓榨大豆5000噸,生產精煉大豆油1000噸,保證東三省大豆油和豆粕不脫銷、不漲價。

從一人賺錢到大家賺錢

在青年農場,55歲的高延林管理著100畝水稻田,這是洪蘊來提供給他的工作。

為了提高水稻產出質量、提高收入,洪蘊來以每畝1000元的價格流轉周邊村民的土地,并在稻田中套種螃蟹。蟹苗由公司出錢購買并提供技術指導,螃蟹長大后,銷售所得歸農民所有,如果參與稻田管理還另有收入。

以前,高延林和妻子種植50畝土地,年收入不過5萬余元?,F(xiàn)在,兩人一年能掙10多萬元。

在石佛寺地區(qū),洪蘊來帶領30多個村的2600多人走上了致富路。“一開始想自己賺錢,后來想和大家一起賺錢。”洪蘊來笑著說。

在“稻夢空間”,有不少當?shù)剞r民因流轉土地、入股分紅和就近就業(yè)受益。張愛忠在稻田附近開辟的創(chuàng)客空間,吸引了一些外地農民的到來。來自營口的遲德武一家就是其中之一。

遲德武擁有種植油桃的好本事,但過去很難靠此獲利。聽說在“稻夢空間”當農民“創(chuàng)客”5年內不收水電費和租金,2017年,他舉家搬到了沈陽。現(xiàn)在,他在40畝土地上種植油桃、葡萄等水果。

去年,僅靠銷售油桃,遲德武就獲得30萬元左右的毛利;今年,他試種的“陽光玫瑰”葡萄即將成熟。“市場上每斤能賣到25元。”這位55歲的“創(chuàng)客”不無驕傲地說。

陜ICP備13005735號-1 農業(yè)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(lián)系電話:029-87031703 www.123gosites.com